导航:首页 - 2007年4月自考真题“新闻学概论”

2007年4月自考真题“新闻学概论”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23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 )
  A.《中国近代报刊史》      B.《中国报学史》
  C.《中国新闻事业史》      D.《中国传媒史》
  2.梁启超概括的报纸的两大天职是( )
  A.去塞求通,开创新风     B.去塞求通,向导国民
  C.去塞求通,监督政府     D.向导国民,监督政府
  3.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报纸应当成为( )
  A.阶级斗争的工具       B.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C.经济教育的工具       D.文化宣传的工具
  4.新闻与情报在传播方式上的差别是( )
  A.公开与未必公开       B.及时与未必及时
  C.有选择与无选择       D.纪实与非纪实
  5.新闻价值五要素中的“接近性”的含义除了地理、心理上的接近,还有( )
  A.时间上的接近        B.原因上的接近
  C.利益上的接近        D.结果上的接近
  6.提出报纸要“准确、准确、再准确”的著名报人是( )
  A.普利策           B.约斯特
  C.施拉姆           D.小野秀雄
  7.资产阶级新闻价值理论的许多论点直接来源于( )
  A.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灵感  B.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论述
  C.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 D.资产阶级报纸经营者的生意经
  8.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观点的是( )
  A.李普曼   B.博加特    C.本杰明    D.庞德
  9.20世纪初,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中国的是( )
  A.徐宝璜   B.邵飘萍    C.戈公振    D.蔡元培
  10.新闻传播行为“三要素说”(事实、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提出者是( )
  A.甘惜分   B.王中     C.邓拓     D.范长江
  11.新闻选择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择优,另一个是( )
  A.择全    B.择真     C.择善     D.择美
  12.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
  A.生产关系层次         B.经济基础层次
  C.生产力层次          D.思想上层建筑层次
  13.新闻事业的组织实体是( )
  A.权力组织           B.群众团体
  C.舆论机构           D.企业实体
  14.新闻媒介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
  A.经济控制           B.法规控制
  C.政策控制          D.行政控制
  1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
  A.约翰•密尔          B.约翰•弥尔顿
  C.华盛顿            D.托马斯•杰斐逊
  16.新闻控制的目标是( )
  A.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的统一   B.新闻管理与新闻自由的统一
  C.新闻自由与行为规范的统一   D.社会责任与新闻自由的统一
  17.“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时间是( )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8.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
  A.人道主义思想体系       B.自由主义思想体系
  C.个人主义思想体系       D.专业主义思想体系
  19.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是( )
  A.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思想路线上的表现
  B.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政治路线上的表现
  C.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组织路线上的表现
  D.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群众路线上的表现
  20.刘少奇提出新闻工作者不但要“宣传党的政策”,还要( )
  A.解释党的政策        B.发布党的政策
  C.传达党的政策        D.根据群众的实践考察党的政策
  2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范围包括( )
  A.指导舆论、指导工作、指导学习、指导生活
  B.指导宣传、指导思想、指导工作、指导生产
  C.指导宣传、指导工厂、指导农村、指导学校
  D.指导工作、指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劳动
  22.要善于“影响还没有卷入运动的广大群众”,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23.“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这一观点出自( )
  A.刘少奇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B.毛泽东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C.邓小平的《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D.江泽民的《在全国新闻研讨班上的讲话》
  24.“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思想的提出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25.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
  A.党派之间的监督       B.利益集团之间的监督
  C.人民的监督         D.社会成员之间的监督
  26.1945年在延安与毛泽东谈论如何跳出“人亡政息”历史周期率的民主人士是( )
  A.宋庆龄   B.张澜     C.张治中   D.黄炎培
  27.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B.“稳、准、狠”三字方针
  C.“稳、好、管”三字方针    D.“放、好、管”三字方针
  28.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 )
  A.权力组织          B.一般干部
  c.公民团体          D.各种社会成员
  29.对某个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曝光,属于舆论监督中的( )
  A.对一般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的监督
  B.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
  C.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
  D.对决策者行为的监督
  30.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是( )
  A.讲党性,讲政治       B.思维敏捷
  C.语言丰富多彩        D.吃苦耐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所说的四种理论是( )
  A.集权主义理论        B.自由主义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D.法西斯主义理论
  E.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2.新闻事业阶级性的特殊表现形式是( )
  A.报道事实          B.开展批评
  C.自由讨论          D.评价事实
  E.充当喉舌
  33.新闻事业的总体特性是( )
  A.充当特定政党的喉舌     B.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
  C.通过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生活  D.影响公众认识
  E.引导社会舆论
  34.我国各级各类新闻传媒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中是一种( )
  A.相互制约关系        B.相互配合关系
  C.相互竞争关系        D.相互排斥关系
  E.相互利用关系
  35.新闻批评具有的特点是( )
  A.及时性           B.公开性
  C.群众性           D.权威性
  E.持续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1956年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7.简述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
  38.简述正确舆论的全面含义。
  39.简述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特征。
  40.以传媒结构变化来划分,新闻事业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新闻传播如何从“媒介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
  42.试述新闻的基本特性。

  五、综合应用题(15分)
  43.用所学新闻理论知识,分析下面文章中所报道的新闻现象。
  安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任用消防车装空调,记者接举报前往采访相机被抢
这位官员问记者:“你是什么东西”
  新华社合肥2006年5月1日专电  日前,《安徽商报》一记者接到群众举报,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一位副秘书长动用消防车为其住宅安装空调,这位记者在到现场采访时相机被抢、耳朵被扭,最后被保安“架”出小区。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安徽商报》记者孙超4月2日接到群众举报:一辆消防车正给合肥市南山小区一位领导住宅装空调。孙超赶到现场时,消防车已装好楼房南面的空调正向北面开动,他便拿起相机拍下了车牌。这时,过来一位中年男子问孙超是干什么的,孙超说是记者。他又问,是谁让你来拍的,孙超回答说有群众举报,拍照是自己的工作。孙超告诉记者:“当时他上来就抢走我的相机,我给报社打电话,他才把相机放到一辆车的后备箱上,说谁抢你相机了啊,我想拿回来可又被他拦住了。”接着,这名男子看了孙超出示的记者证。孙超说:“他看后对我说,你是什么东西啊,叫你们社长来和我讲话。”
  这时,消防车已转到北面升起云梯装空调。拿回相机的孙超想拍下这个场面。“我边拍他边抢,后来他一手抢相机,一手揪住我的耳朵把我往外拉了两米远,我问他为什么打人,他讲,谁看见我打人了?这让我哭笑不得,当时围观的有四五个人,小区保安也在,他们都看见了。”这时保安上来了,对孙超说,你不是这个小区的,所以请你出去。身材瘦小的孙超被保安又拉又拖、“硬架”出小区,小区的电闸门随即关上,孙超和赶来的报社值班主任怎么叫也不开,消防车把空调装好才离开。
  孙超事后才知道,这位中年男子是现任的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4月29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当事人。他告诉记者,他家买了两台空调,可防盗窗花了个把小时没打开,装不了。“有人给我出点子,说消防有社会求助,我就打电话给合肥市消防支队的熟人,问他能不能求助一下,他讲可以。他们说有的老百姓钥匙落在屋里、门打不开,他们经常帮助,叫社会求助。”就这样消防队开来了消防车。记者问他是不是和前来采访的记者发生过争执,他说“不是我和他争执,是院子里的人和他争执”。又说:“相机是我拿下来了。他出示证件后,我把相机还给他了,你不出示证件我就让你照了吗?”
  这位副秘书长说,他找消防车装空调,“一是自己有点人际关系;二是确实很困难,没办法的情况下才这样的。”他认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也有教训要汲取,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07年4月自考真题“新闻学概论”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