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15
第六章 行政决策
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一、什么是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是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是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部门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行政决策具有如下特点:
(1) 行政决策主体的特定性
(2) 行政决策内容的广泛性
(3) 既定行政决策的权威性
二、行政决策的类型
1.依据决策主体地位的不同,可分为国家决策和地方决策
2.依据决策涉及问题的规模和影响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战役决策和战术决策
3.依据决策条件和决策对象所处状态的不同,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依据决策目标的要求不同,可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5.依据决策行为采取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6.依据决策目标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7.依据决策方法不同,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8.依据决策进程不同,可分为一次性决策、渐进性决策和追踪决策等
三、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1.信息原则
2.预测原则
3.系统原则
4.可行原则
5.择优原则
6.动态原则
四、行政决策在行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2.行政决策是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和重要技能
3.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第二节 行政决策的系统与体制
一、行政决策的子系统
1.信息子系统
2.参谋子系统
3.决断子系统
4.监控子系统
二、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
1.组织人员:任何决策组织都以人为核心,组织首先是人际关系的体现
2.物质因素:决策组织赖以存在所需的场地、房屋、办公设备和经费
3.组织目标:组织成员认为可以追求达到的某种未实现的状态或条件
4.职能范围:组织目标的具体化
5.机构设置:承载决策权力的一系列特定机构的确定,是组织内部分工的结果。
6.职位设置:一定机构内的职级、职数和职责的确定
7.权力与职权:权力是影响他人的能力,职权则是被组织正式承认的权力
8.权责划分:指各部门、层次、成员之间若干从属、并列等相互关系的确认
9.规章制度:以书面文件等形式对组织进行构建、运行程序等进行严格规范
10.团体意识:形成组织目标的共同心理基础
11.技术和信息:包括组织决策原则、方式在内的“政治技术”和技艺等
12.组织设计:指组织结构的分化整合及组织目标的修正
三、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
1.独裁制
(1) 宗教领袖型
(2) 君主亲政型
(3) 军人独裁型
2.议会制
(1) 议会一总统制
(2) 议会一内阁制
(3) 议会一委员会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三节 行政决策的程序
一、问题界定
1.决策问题的含义
2.问题界定的主要环节
(1) 症结分析
(2) 原因分析
(3) 确切表述
3.问题界定的主要方法
(1) 类别分析
(2) 类比分析
(3) 假设分析
(4) 层次分析
二、目标确立
1.决策目标的含义
2.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
(1) 针对性
(2) 可行性
(3) 系统性
(4) 规范性
(5) 具体性
3.目标确立的主要环节
(1) 依据确定
(2) 体系建立
4.目标确立的主要方法
(1) 综合指标法
(2) 主要目标列举法
(3) 目标排序法
(4) 综合评分法
(5) 逐步淘汰法
三、方案设计
1.方案设计的含义
2.方案设计的主要步骤
(1) 轮廓设想
(2) 细部设计
3.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1) 头脑风暴法
(2) 对演法
(3) 综摄法
四、后果预测
1.后果预测的含义
2.后果预测的基本步骤
(1) 收集资料
(2) 确定方法
(3) 计算和分析
(4) 评审结果
3.后果预测的主要方法
(1) 德尔斐法
(2) 会议法
(3) 时间序列法
(4) 回归分析法
(5) 趋势外推法
五、方案抉择
1.方案抉择的含义
2.方案抉择的主要环节
(1) 确定标准
(2) 可行性分析
3.方案抉择的主要方法
(1) 经验判隧
(2)“决策树”技术
(3) 试验
(4) 模拟
第四节 行政决策的方式
一、全体一致规则
1.全体一致规则的含义
2.全体一致规则的缺点
3.全体一致规则的运用
二、多数规则
三、过半数规则
1.过半数规则的含义
2.过半数规则的缺陷
3.过半数规则的变异形式
(1)孔多塞标准
(2)博尔达计数
(3)淘汰投票
(4)加权投票
第七章 行政执行
第一节 行政执行概述
一、行政执行的含义
行政执行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的直接具体的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过程,即通过执行、适用规范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实现行政决策目标,完成行政管理任务的全部行政活动和过程。这一定义的要点: (1) 行政执行与行政决策有别
(2) 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的后继
(3) 行政执行包含了从决策实施到完成目标的全过程
(4) 行政执行是联系整个行政过程的核心
二、行政执行的原则
1.忠实执行与灵活运用相统一的原则
2.果断迅速与注重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3.发扬民主与强调集中相统一的原则
三、行政执行的过程
1.准备阶段
(1) 宣传动员
(2) 任务分解
(3) 资源的准备
(4) 试验
2.实施阶段
(1) 沟通就是彼此了解情况
(2) 协调是一种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较温和的办法
(3) 监控存在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3.行政执行的手段
(1)行政手段
(2) 法律手段
(3) 经济手段
(4) 思想教育手段
第二节 行政沟通
一、行政沟通的含义
行政沟通指的是行政体系与外界环境之间,行政体系内部各部门之间、层次之间、人员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交流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支持与合作,谋取行政体系和谐有序运转的一种管理行为或过程。这一定义的要点:
(1) 行政沟通实质上就是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
(2) 行政沟通把行政过程看成是一个系统,而系统中的信息沟通则是其“神经”
(3) 行政沟通要达到的目的是统一思想。有了统一的思想才能有统一的行动
(4) 行政沟通过程中包含有沟通信息的发送者、接收者、传送的信息、传送渠道和传送的情境(环境)等五个因素
二、行政沟通与信息
1.信息在行政沟通中的重要地位
2.行政信息处理的基本环节
(1) 信息收集
(2) 信息加工
(3) 信息传递
(4) 信息贮存
3.信息失真与信息失真的消除
(1) 信息沟通中的“噪声”
(2) 信息沟通中的情境转变
(3) 信息沟通中情感因素的缺失
(4) 反馈
三、行政沟通机制
1.刚性机制
(1) 理顺行政机关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
(2) 尽可能地变部门间的沟通为部门内的沟通
(3) 使经常项目的沟通制度化
2.柔性机制
(1) 语言机制
(2) 心理机制
四、行政沟通的类型与模式
1.行政沟通的类型
(1) 正式沟通
(2) 非正式沟通
2.行政沟通的结构模式
(1) 聚联式
(2) 单联式
(3) 互联式
第三节 行政协调
一、行政协调的含义和作用
1.行政协调的含义
行政协调是行政组织为了顺利地实现决策目标,而谋求自身统一和谐,谋求自身各相关要素匹配调剂、协作分工的一种方式。
2.行政协调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 行政协调是一种经常性的行政行为
(2) 行政协调是一种艺术性的行政行为
(3) 行政协调是一种公关性的行政行为
二、行政协调的类型
1.对事的协调与对人的协调
2.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
3.认识性协调与利益性协调
4.促进式协调与纠偏式协调
5.合作式协调与应变式协调
6.会议协调与非会议协调
三、行政协调的方式
1.主体合流法
2.中间数法
3.冷处理与热处理法
4.当面表态法
5.谈心法
6.跟踪处理法
四、行政协调中的若干关系
1.事后与事前的关系
2.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平衡与创新的关系
4.妥协与原则的关系
5.协商与命令的关系
第四节 行政监控
一、行政监控的含义与作用
1.行政监控的含义
行政监控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公民及国家行政组织自身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执行过程及行为是否遵从法律规章进行监督,对行政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控制,以保证法律规章的正确执行和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的行为。这个定义的要点:
(1) 各种主体对国家行政组织的行政执行过程实施监控的机制和行为
(2) 衡量完成情况,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和目标实现活动
(3) 行政监控有消极与积极两层含义
(4) 行政监控的主体十分广泛
(5) 行政监控的内容丰富
2.行政监控的原则
(1) 依法监控
(2) 发扬民主
3.行政监控的作用
(1) 行政监控是行政执行的保障机制
(2) 行政监控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3) 行政监控有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目标和依法治国的方略
二、行政监控的要素和过程
1.行政监控的要素
(1) 监控者
(2) 监控对象
(3) 监控机制
2.行政监控的过程
(1) 确定标准
(2) 衡量绩效
(3) 纠正偏差
三、行政监控的方式
1.工作指导
(1) 命令
(2) 要求
(3) 指示或建议
2.工作考核
3.报告汇报制度
4.审批制度
5.预算决算与审计制度
6.视察、调查
7.质询询问制度
8.申诉控告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