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深圳·教育导航
百度搜索 google搜索 狗狗搜索
Google
导航:首页 - 教育硕士联考心理学复习提纲八

教育硕士联考心理学复习提纲八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12 阅读次数:
第八章 意志
   一、概念 

    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2、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有激发功能、选择和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3、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4、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5、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6、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7、*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8、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者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9、随意运动——意识支配的运动。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叫不随意运动。 

    二、填空

    1、意志行动的特点有: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对行动的支配表现在: 一是发动,二是制止 。
    3、意志行动的基础是 随意运动 ,其重要特征是 克服困难 。
    4、引起动机的条件有: 一是内在条件(需要),二是外在条件(主体之外的各种物质刺激) 。
    5、动机的功能有 ①激发功能 ②选择和指向功能 ③维持和调节功能。
    6、意志行动过程分为:(1)采取决定阶段 ①确定行动目的 ②制定行动计划 ③作出行动决定 。(2)执行决定阶段 

    三、问题 

    1、简述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①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情感过程是人脑对自身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态度的反映。意志过程是人脑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反映。
    ②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属性(本质属性)的反映,情感过程是对自身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是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 

    (一) 联系
    ①认识是意志活动的基础,离开认识,意志无法产生。
    ②情感对意志有重要作用,它既可能是意志活动的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③人的意志能影响或调节人的情感。 

    2、简述意志行动的特点。
    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它始终是在自觉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的机制,就是在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下所进行的运动分析器的活动。
    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人在确立目的和实现目的的过程中,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点,没有困难的行动不能称之为意志行动 

    3、论述意志行动品质和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做法。 

    一)、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

    ①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②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③意志地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④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做法是:
    ①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青少年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确立自己的行动目的,才能是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明确生活目的,追求崇高理想。 
    ②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除结合教学内容或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讲述意志锻炼的意义、锻炼的方法外,还应当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 
    ③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如对于怯懦的学生,则应多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以增强其信心和勇气;对于任性和固执的学生,应该从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着手培养,使他们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 
    ④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周围人们的影响、集体的委派任务、榜样的教育等,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逐步形成,他们能认识自我、评价自己,这就为学生意志的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 

    4、各种动机理论。 
    
    5、学习动机的培养。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课程名称
教育硕士联考心理学复习提纲八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ICP备1402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