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深圳·教育导航
百度搜索 google搜索 狗狗搜索
Google
导航:首页 - 法硕专业课模拟考试试题(刑法学)

法硕专业课模拟考试试题(刑法学)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12 阅读次数: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
A.行为地在我国,而结果地不在我国
B.行为地在我国领域之外,结果地也在我国领域之外,但被害人是中国公民
C.行为地不在我国,而结果地在我国
D.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
2.甲某蓄意杀害乙某,某夜将乙某骗至某工地,用预先准备好的木棍猛敲乙某的头部,认为必死无疑,遂弃“尸”而去,后乙某被巡夜的联防队员所救,则甲某存在的认识错误是:(    ) 
A.假想的犯罪    B.客体错误      C.因果关系的错误    D.对象的错误
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4.《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能的工作人员。”这一规定属于:(    )
    A.扩张解释     B.学理解释    C.立法解释       D.司法解释  
5.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何种犯罪之中?  (    )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6.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同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乙的共同犯罪属于:(    )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任意共同犯罪  
7.防卫过当是指;(    )
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B.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C.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D.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8.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以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如何处罚?  (    )  
A.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9.朱某某于1998年3月25日乘人们上班之机,入室盗窃他人财产1 500余元,数额较大。依照《刑法》第264条,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经被害人报案,公安机关查实后,第二天予以立案,开始侦查。对朱某某盗窃罪的追诉有效期为:(    )
A.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B.2003年3月24 日以前
C.2008年3月24 日以前       D.2003年3月25日以前
10.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甲驾车逃离。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11.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12.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论处?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保险诈骗罪论处   C.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D.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
13.《刑法》第345条第2款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这属于(  )
A.空白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简单罪状
14.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A.构成走私毒品罪  B.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构成贩卖毒品罪   D.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15.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构成伪证罪?
A.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     
B.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伪造证据的
C.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的
D.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
16.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丙在自己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17.1998年11月4日,甲到娱乐场所游玩时,将卖淫女乙(1984年12月2日生)带到住所嫖宿。一星期后甲请乙吃饭时,乙告知了自己年龄,并让甲到时为自己过生日。饭后,甲又带乙到住处嫖宿。甲的行为属于:
A.奸淫幼女罪    B.强奸罪    C.嫖宿幼女罪    D.应受治安处罚的嫖娼行为
18.罗某犯放火罪应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此时人民法院对罗某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是: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赔偿经济损失
19.甲晚上潜入一古寺,将寺内古墓室中有珍贵文物编号的金佛的头用钢锯锯下,销赃后获赃款10万元。对甲应以什么罪追究刑事责任?
A.故意损毁文物罪   B.倒卖文物罪    C.盗窃罪   D.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20.甲于深夜蒙面入室盗窃,被事主乙发觉。乙将甲紧紧抓住不放,并高喊“抓贼”。甲为了挣脱逃离,顺手抄起桌上台灯朝乙头部猛击一下,趁乙松手之际逃走。乙本来就年老体弱多病,遭致一击当场死亡。对甲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
A.以抢劫罪一罪定罪处罚                 B.以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
C.以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
A.行为地在我国,而结果地不在我国
B.行为地在我国领域之外,结果地也在我国领域之外,但被害人是中国公民
C.行为地不在我国,而结果地在我国
D.行为地和结果地都在我国
2.甲某蓄意杀害乙某,某夜将乙某骗至某工地,用预先准备好的木棍猛敲乙某的头部,认为必死无疑,遂弃“尸”而去,后乙某被巡夜的联防队员所救,则甲某存在的认识错误是:(    ) 
A.假想的犯罪    B.客体错误      C.因果关系的错误    D.对象的错误
3.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4.《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能的工作人员。”这一规定属于:(    )
    A.扩张解释     B.学理解释    C.立法解释       D.司法解释  
5.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何种犯罪之中?  (    )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6.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同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甲、乙的共同犯罪属于:(    )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任意共同犯罪  
7.防卫过当是指;(    )
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B.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C.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D.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8.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以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如何处罚?  (    )  
A.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9.朱某某于1998年3月25日乘人们上班之机,入室盗窃他人财产1 500余元,数额较大。依照《刑法》第264条,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经被害人报案,公安机关查实后,第二天予以立案,开始侦查。对朱某某盗窃罪的追诉有效期为:(    )
A.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B.2003年3月24 日以前
C.2008年3月24 日以前       D.2003年3月25日以前
10.卡车司机甲在行车途中,被一吉普车超过,甲顿生不快,便加速超过该车。不一会儿,该车又超过了甲,甲又加速超过该车。当该车再一次试图超车行至甲车左侧时,甲对坐在副座的乙说,“我要吓他一下,看他还敢超我。”随即将方向盘向左边一打,吉普车为躲避碰撞而翻下路基,司机重伤,另有一人死亡。甲驾车逃离。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
11.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D.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12.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余元。对甲的行为应如何论处?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保险诈骗罪论处   C.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D.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
13.《刑法》第345条第2款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这属于(  )
A.空白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简单罪状
14.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A.构成走私毒品罪  B.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构成贩卖毒品罪   D.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15.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构成伪证罪?
A.在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     
B.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伪造证据的
C.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的
D.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
16.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丙在自己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D.承担资产评估职责的丁,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后,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丁的行为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17.1998年11月4日,甲到娱乐场所游玩时,将卖淫女乙(1984年12月2日生)带到住所嫖宿。一星期后甲请乙吃饭时,乙告知了自己年龄,并让甲到时为自己过生日。饭后,甲又带乙到住处嫖宿。甲的行为属于:
A.奸淫幼女罪    B.强奸罪    C.嫖宿幼女罪    D.应受治安处罚的嫖娼行为
18.罗某犯放火罪应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此时人民法院对罗某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是: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赔偿经济损失
19.甲晚上潜入一古寺,将寺内古墓室中有珍贵文物编号的金佛的头用钢锯锯下,销赃后获赃款10万元。对甲应以什么罪追究刑事责任?
A.故意损毁文物罪   B.倒卖文物罪    C.盗窃罪   D.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20.甲于深夜蒙面入室盗窃,被事主乙发觉。乙将甲紧紧抓住不放,并高喊“抓贼”。甲为了挣脱逃离,顺手抄起桌上台灯朝乙头部猛击一下,趁乙松手之际逃走。乙本来就年老体弱多病,遭致一击当场死亡。对甲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
A.以抢劫罪一罪定罪处罚                 B.以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
C.以盗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并罚     D.以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致死)实行并罚
盗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并罚     D.以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致死)实行并罚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课程名称
法硕专业课模拟考试试题(刑法学)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ICP备1402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