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中国-深圳·教育导航
百度搜索 google搜索 狗狗搜索
Google
导航:首页 - 2008年考研政治理论强化试题及答案(四)

2008年考研政治理论强化试题及答案(四)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12 阅读次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典型试题
【例1】(2006年第1题)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从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的角度来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只存在运动着的物质。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又是统一的。不能认为“变是世界的本质”,也不能认为“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或者“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只有C是正确答案。
【例2】(2003年第2题)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而人与世界的这种相互作用,是以实践活动为中介的。纯粹的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或者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都无法促成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在二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工具的制造与使用是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C为最佳答案。
【例3】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鳞似鱼,伏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转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形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物质决定意识,观念的东西都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形。进一步地,即使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而已。因此ACD为正确选项。但是,不能认为观念或者意识仅仅是对现实的简单模仿,人脑不仅仅是一面镜子,意识产生的过程也是改造甚至创造的过程,B为干扰项。
二、考纲变化和命题趋势
2008年考纲只改变了本章第二节一个知识点的表述,即将原来的“实践的本质”改为“实践的本质含义”。这一改变使得这一知识点表述更为科学,明确要求考生掌握其“含义”,而原来的“实践的本质”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一改变对命题没有实质性影响。
  从选择题角度衡量,本章主要有三个命题重点:一是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可以进一步延伸至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二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三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强化习题
(一)物质与运动
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物质的存在形式是()
[A]时间和空间[B]运动
[C]金、木、水、火、土 [D]人的感觉
2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运动是绝对的[B]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C]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D]否认相对静止
3下列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说法是()
[A]运动是运动,物质是物质[B]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飞矢不动
4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隔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A]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空间限制的[B]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C]空间的无限性[D]时间的无限性
5列宁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物质没有意识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C]运动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物质
6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和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都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
[A]主观性   [B]客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了()
[A]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不可分[B]时间空间和人的认识不可分
[C]客观规律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D]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2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有()
[A]真空不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B]场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形态
[C]反物质不是一种物质形态[D]地球引力是一种物质形态
3我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认为物质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而到了近代不少西方哲学家则认为只有原子是物质统一的基础。这两种对于世界物质性的观点共同之处是()
[A]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B]都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都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D]都是客观唯心的观点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课程名称
2008年考研政治理论强化试题及答案(四)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逻辑基础知识 (2007-12-12)

Copyright© 200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ICP备1402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