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1998年
民事诉讼法学部分(共50分)
1. 试述诉的要素。(10分)
2. 举例说明必要共同诉讼中的共同原告与有部分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区别。(10分)
3. 试述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性质与意义。(15分)
4. 如何认识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15分)
刑事诉讼法学部分(共50分)
1. 简述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的意义。(10分)
2. 现行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拘留条件的规定,与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相比较,有何变化?(10分)
3. 对犯罪适用暂予监外执行,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5分)
4. 试述我国审查判断刑事诉讼证据的标准。(15分)
1999年
民事诉讼法学部分(共50分)
1. 试述管辖异议与管辖恒定之关系及其意义。(10分)
2. 概述当事人制度之构成。(10分)
3. 试述庭审制度的阶段性及关联性。(15分)
4. 概述不同权能启动再审程序之作用与意义。(15分)
刑事诉讼法学(共50分)
1. 简述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10分)
2. 律师在审判前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其意义何在?试述嫌疑人聘请的律师在审判前阶段的地位、权利和责任。(20分)
3. 为什么要对中国原有的刑事审判程序进行改革?试述新刑事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特点。(20分)
2000年
刑事诉讼法学部分
一、理论简析题
1990年哈瓦那第8届联合国预防犯罪与罪犯待遇大会通过的《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我国是成员国)第8条规定:遭逮捕、拘留或监禁的所有人应有充分的机会、时间和便利条件,毫不迟延地……接受律师来访和与律师协商。这种协商可在执法人员看得见但听不见的范围内进行。问:请从理论上简析上述规定中加着重号的一句话,并结合这句话对我国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的律师会见权进行简要的评析。
二、论述题
从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关系看刑事诉讼法的价值。
三、案例分析题
被告人X是M市质量技术监督站站长,1997年在M市兴建一座塔时,承担对该塔的质量监督职责,并鉴定了质量监督协议书。但是,X在该塔施工过程中,不严格履行职责,致使不合格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投入使用中,并最终导致该塔垮塌,造成40余人死亡,上百人受伤的重要伤亡事故。事故发生后,M市公安局对案件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到M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M市人民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此案符合起诉条件,以玩忽职守罪向M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X的刑事责任,并向法院移送了案件的全部卷宗材料。起诉书制作以后,M市人民检察院向被告人X送达了起诉书,并告知X可委托辩护人。X委托律师L担任其辩护人,出庭为其辩护。M市人民法院受理M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后,对案件进行了认真审查,除了审查卷宗材料以外,还提审了X。经审查,认为符合开庭审理的条件,于是作了开庭审理的裁定,并在开庭前两天向被告人、被害人送达了出庭通知书,向鉴定人等其他诉讼参与人送达了传票。法庭审理过程中,X的辩护人认为被告人X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符合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要件,因而做了无罪辩护。法庭经过审理,认为X虽然不构成玩忽职守罪,但是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于是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被告人X有期徒刑5年,案件定期宣判后第8天向被告人X送达了判决书。被告人X于接到判决后立即要求上诉,并委托其律师向省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上诉状。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该案一审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确实,程序合法,但是本案后果严重,一审量刑过轻。于是作出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决定。M市人民法院由原审合议庭成员对该案进行了重审,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被告人X有期徒刑9年,法庭宣判时,明确宣布重审后的判决为终审判决,被告人X不得上诉。
问:请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所掌握的诉讼理论,分析此案中的处理在诉讼程序上存在哪些问题?
2001年
专业:诉讼法
科目:诉讼法
一、理论分析题(10分)
马克思曾指出:“在刑事诉讼中,法官,原告和辩护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种集中是和心理学的全部规律相矛盾的。”
问:请运用所学过的刑事诉讼理论解析这句话。
二、基础知识题(15分)
试述我国刑事诉讼中两种抗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论述题(25分)
客观真实,法律真实及其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关系。
四、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说明确定管辖应遵循的原则(15分)
五、试述民事诉讼法中的举证责任制度(15分)
六、根据“司法最终解决原则”谈谈你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再审程序的认识(20分)
2002年
一、理论分析题(10分)
有学者指出,我国司法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检察官应从‘法官之上的法官’走向‘法官之前的法官’”。
问题:请你对这一观点作一评论。
二、基础综合题(15分)
论刑事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的关系
三、论述题(25分)
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
华东政法学院
2000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间接证居
2. 再审程序
3. 自诉案件
4. 执行程序
5. 法定证据制度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刑事诉讼中的加避条件是什么?
2. 证人证言和鉴定结论有何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一)试述侦查程序询问证人的诉讼行为。
(二)试述公开审判原则。
(三)试述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条件和审理原则。
(四)试述在提起公诉程序中,检察机关与辩护律师的诉讼法律关系。
2001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逮捕 2.抗诉 3.原始证据
4.期间与期日 5.立案监督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刑事诉讼的基本职能具有哪些特点?
2. 什么是司法主权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 试述我国刑事诉讼中侦查的特点。
2. 试述我国刑事诉讼中公开审判原则。
3. 试述在提起公诉程序中检察机关干部与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法律关系。
4. 试述我国进行涉外刑事诉讼的原则。
2002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强制措施 2.诉讼期间 3.附带民事诉讼
4.监外执行 5.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纠问式诉讼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2. 简述适用不起诉的程序?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 试述二审程序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异同。
2. 试述刑事间接证据。
3. 试述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相互关系和特点。
4. 试述刑事诉讼中的自诉和反诉。
武汉大学
1998年
一、概念区别题(每组10分,共30分)
1. 任意指定辩护与强制指定辩护。
2. 法定不起诉与酌量不起诉。
3. 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价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什么是刑事简易程序?它有哪些特点?
2. 新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以哪些特有诉讼权利?
3. 何谓无罪推定?新刑诉法吸收其合理内核有何表现?
4. 为什么要改革原来的刑事审判方式?新刑事诉讼法对原审判方式进行了哪些改革?
三、论述题(每题论述字数不超过1000字。每题15分,共30分)
1. 略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2. 试析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1999年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有哪些基本特征?
2. 什么是自诉?自诉案件的审理特点是什么?
3. 什么是监外执行?其适用对象有及具体情形有哪些?
二、判断评析题(先判断下列观点,后给出自己的评析意见。每题12分,共36分)
1.《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有观点认为,此条规定与无罪推定的表述没有分别,因而它是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依据。
2.《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公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有观点认为,此规定之前半部分是补强规则的法律依据,而后半部分是我国刑事审判可以缺席审判的法律依据。
3.《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有观点认为,按照此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我国没有没默权,同盟者负有证明责任。
三、论述题(每题17分,共34分)
1. 论被害人对不起诉的制约。
2. 论诉讼公正与诉讼经济之关系。
西北政法学院
1998年
一、简答(述)题(每小题10分)
1. 刑事辩护与刑事代理有何异同?
2. 试述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
3. 试述刑事诉讼中的补充侦查。
4. 试述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和审判程序。
5. 人民法院对已生效判决、裁定的申诉如何审查?
二、论述题(25分)
试论中国的不起诉制度。
三、案例分析(25分)
1997年1月3日2时许,A省B市公安局局长接到举报人电话在报称:“你局干部张亮有严重受贿问题,正在准备逃跑,他妻子哭哭闹闹,请你们赶快来人。”不一会,该公安局政治部负责人给公安局长汇报说:“张亮确实准备逃跑!”经查,张亮自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总受贿95万元,被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张亮不服,提出上诉,被二审人民法院裁定驳回,维持原判,最后经核准执行死刑。
请叙述对张亮的具体追诉机关和追诉程序。
(答案要求:不但回答何机关采用何措施、何程序追诉,且要回答程序之间如何连贯)
2000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指定辩护
2. 回避
3. 延期审理
4. 不起诉
5. 侦查终结
二、简答题(共35分)
1. 简述庭审不同阶段的诉讼职能及相互关系。(9分)
2. 举例说明地域管辖。(9分)
3. 简述强制措施依法采用与变更。(9分)
4. 简述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8分)
三、论述题(35分)
1. 论诉讼证据分类。(20分)
2. 试述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区别。(15分)
西南政法大学
1996年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分别作出( )扪定。
A. 提起公诉
B. 免予
起诉
C. 不起诉
D. 撤销案件
E. 退回初充侦查
2.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如果发现( )的,应当停止执行。
A. 判决可能有错误
B. 罪犯患有严重疾病
C. 罪犯正在怀孕
D. 罪犯有悔改表现
E. 罪犯有立功表现
3.人民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 )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A. 当日
B. 三日
C. 五日
D.七日
E.十日
4.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员的回避,应当由( )决定。
A. 审判长
B. 合议庭
C. 检察长
D. 审判委员会
E. 检察委员会
5.人民检察院审查由拘留转为逮捕的案件,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可以分别作出( )的决定。
A. 批准逮捕
B. 不批准逮捕
C. 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D. 立即释放
E. 检察院自行侦查
二、判断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被害人就是当事人。
2.犯罪事实是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核心部分。
3.根据地区管辖的规定,刑事案件一般应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4.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5.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提出上诉。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人民检察院按照上诉程序的抗诉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有何区别?
2.逮捕与刑事拘留有何异同?
四、论述题(20分)
论我国刑事诉讼职能模式的特点。
五、案例分析(20分)
某省辖市建设银行行长李林因受贿95万元,1992年3月被判处死刑,被告不服提出上诉,被二审法院裁定驳回,维持原判。1994年5月李犯被执行枪决。
问:本案的办理经过了哪些司法机关和哪些诉讼程序?
中国人民大学
1998年
一、 试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20分)
二、 试述公检法三机关的诉讼职能及其相互关系(25分)
三、 论我国刑事审判方式及其改革(25分)
四、 简答下列各题
1.证明对象的概念及其内容。(10分)
2.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适用的案件类型及特点。(10分)
3.涉外刑事诉讼的概念及适用的案件范围。(10分)
1999年
一、 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析本证与反证的区别及关系。
2.简述执行管辖的种类。
3.简述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4.简述刑事诉讼中的搜查。
二、 论述题(每题18分,共72分)
1.论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公正。
2.论我国民事诉讼中审前准备程序的立法完善。
3.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要求。
4.论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程序。
2000年
一、 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2.简述刑事诉讼中第二审的审理方式。
3.简述民事诉讼中的代表人诉讼。
4.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公示催告程序。
二、 论述题(每题18分,共72分)
1.论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审判权。
2.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完善。
3.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4.论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标的。
2001年
一、 简答题(共4题,每题7分,共28分)
(一)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委托调查
(二)简述民事诉讼中的执行承担
(三)简述刑事诉讼中搜查程序
(四)简述刑事诉讼中的鉴定结论
二、 论述题(共4题,每题18分,共72分)
(一)试述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二)试述民事诉讼的模式。
(三)试述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
(四)试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002年
一、简答题(共4题,每题7分,共28分)
(一) 简析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性质。
(二) 涉外民事诉讼中草药诉讼竞合。
(三) 简述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四) 简述刑事诉讼中的补充侦查。
二、论述题(共4题,每题18分,共72分)
(一) 论民事诉讼中的公开审判原则。
(二) 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过程。
(三) 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四) 论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
中国政法大学
1998年
一、 名词解释(共20分)
1.大理院(3分)
2.自由心证(5分)
3.合议庭(4分)
4.强制措施(4分)
5.刑事诉讼阶段(4分)
二、 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的抗诉。(10分)
2.简述有罪判决。(10分)
3.简述证人证言的特点。(10分)
三、 论述题(30分)
1.论不起诉的种类和条件。(15分)
2.论律师在刑事自诉案件中的诉讼职能。(15分)
四、案件分析(20分)
王某向国外间谍机关提供我机密情报,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此案经京都市解放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终结,由解放区人民检察院向解放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区法院经审理认定本案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判决王某犯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王某对一审判决不服,向京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定罪正确,但量刑畸轻,改判王某死刑。经报请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将王某执行死刑。
请指出本案诉讼程序方面存在哪些错误并扼要说明理由。
1999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 刑事诉讼目的
2. 诉讼代理人
3. 附带民事诉讼
4. 补充侦查
5. 沉默权
6. 拷满不承,取保放之
二、简答题(任选两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提起公诉的条件。
2. 简述第二审审判方式。
3. 简述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三、论述题(共35分)
1. 试述“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20分)
2. 试析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15分)
四、 案例分析(15分)
被告人王某,女,原系某部副司长,1994年6月因受贿罪被某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王某不服,以其有主动坦白罪行的情节,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于1994年7月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1995年3月,该高级人民法院又以王某有立功表现,认罪态度较好为由,改判王某有期徒刑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1995年12月以该高级人民法院再审认定王某有立功表现与事实不符,没有证据证明,减轻改判王某有期徒刑4年错误为由,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年8月经审理认定,被告人王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应当依法惩处。高级人民法院再审以王某有立功表现为由减轻刑罚不当。应予纠正。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理由成立,应予支持。鉴于被告人王某能坦白交待检察机关未掌握的犯罪事实,积极退赃,确有悔罪表现,可予减轻处罚。遂依法判决,撤销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认定被告人王某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没收个人部分财产1万元。
问:请指出本案经过哪些审判程序并说明提起再审程序的法律依据。
2000年
一、解释名词(共20分)
1. 不起诉(5分)
2. 指定管辖(4分)
3. 辩护权(4分)
4. 五刑之疑有赦(3分)
5. 司法独立(外国)(4分)
二、简答题(共18分)
1. 简述我国刑事诉讼中侦查权的划分。(8分)
2.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抗诉案件经审查和审理后,可以作出的判决、裁定及其适用条件。(10分)
三、论述题(共42分)
1. 试论严禁刑讯逼供。(25分)
2. 试述逮捕的条件。(17分)
四、案例分析(20分)
1998年7月9日夜11时,被告人谢某潜入一居民家中对女主人欲行强奸,女主人奋力反抗并大声呼救,谢某被恰好路过的该区人民法院审判员肖某抓获扭送公安机关。此案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人民检察院以强奸(未遂)罪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以审判员肖某为审判长与两名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公开审理了此案。在法庭审理中,谢某对指控的犯罪供人不讳,并主动交代了其一年前实施的盗窃罪。合议庭经评议,当庭宣判:以强奸罪判处被告人谢某有期徒刑4年,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谢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2000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6年。宣判后,告知谢某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后的第2日起5日内上诉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到谢某的上诉状后,经审查认为,原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量刑过轻,于是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案件后,以肖某为审判长与两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此案。经审理,以强奸罪判处谢某有期徒刑8年,以盗窃罪判处谢某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000年,决定因素执行有期徒刑10年。宣判时,告知谢某,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
问:请指出本案在诉讼程序上有哪些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001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 刑事诉讼结构
2. 刑事诉讼中止
3. 暂予监外执行
4. 死刑复奏制度
5. 法定证据制度
6. 廉政公署
二、简答题(任选3题回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回避的适用情形。
2. 简述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
3. 简述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4. 简述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
三、论述题(任选2题回答,每小题20分,共40分)
1. 试论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
2. 试析酌定不起诉的性质。
3. 试论外国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法制原则”。
2002年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告诉才处理
2. 亲亲相隐
3. 刑事诉讼价值
4. 补充侦查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2. 简述被监视居住人的法定义务。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诉讼法考生答1,2题,刑法考生答1,3题)
1. 试述律师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
2. 试述刑事证据的证据能力。
3. 试述我国适用刑事简易程序审理的特点。
四、案例分析(共15分)
被告人丁某,男,建筑结构设计高级工程师,原任某省建筑总公司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1994年底受某市一建筑公司聘请担任技术顾问,为该公司实施工程提供技术咨询,使该公司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丁某从中陆续获得各种报酬共计20万元。
丁某被人兴报,经过立案侦查,于1995年10月被某市检察院以受贿罪向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定丁某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丁某不服,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维持原判,并交付执行。丁某在服刑中因技术创新有立功表现,于2000年减刑改判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在丁某服刑期间,其妻一直奔走于各级司法机关,为丁某申诉,最终于2000年3月引起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重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省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后指令原一审法院对此案进行重新审判。2001年6月,原合议庭在认真查阅案件材料、调查核实证据的基础上,认为丁某所得20万元属于正当所得,宣判撤销原判,改判丁某无罪,上诉期满后丁某即被释放。
问题:请指出本案在诉讼程序上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2003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物征
2. 原始证据
3. 承认
4. 视听资料
5. 自由心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本证与反证。
2. 简述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3. 简述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区别。
4. 简述缓刑的条件。
5. 简述累犯的构成条件。
三、论述题(20分)
试述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其妻一直奔走于各级司法机关,为丁某申诉,最终于2000年3月引起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重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省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后指令原一审法院对此案进行重新审判。2001年6月,原合议庭在认真查阅案件材料、调查核实证据的基础上,认为丁某所得20万元属于正当所得,宣判撤销原判,改判丁某无罪,上诉期满后丁某即被释放。
问题:请指出本案在诉讼程序上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2003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 物征
2. 原始证据
3. 承认
4. 视听资料
5. 自由心证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本证与反证。
2. 简述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3. 简述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区别。
4. 简述缓刑的条件。
5. 简述累犯的构成条件。
三、论述题(20分)
试述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