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入学法律试题(法律专业统考生用)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入学法律试题(法律专业统考生用)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10

第一部分:宪法学(共20分)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
1 国家结构形式 2 民族区域自治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5分)
1. 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 )
2. 宪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 )
3. 现行的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4. 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 )
5. 马列主义宪法学业在国家结构上原则上主张单一制,反对联邦制。( )
三、辩析题(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分析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4分)
1.宗教信仰自由的全部含义是指信仰与否的自由;信仰何种宗教的自由;信仰哪个教派的自由;参加宗教仪式与否的自由。
2.根据表现形式,传统宪法学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四、 简述题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5分)
第二部分:民法学(4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甲为痴呆症患者,应依法认定为( )。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 )属于相对权。
A 物权 B 债权 C 知识产权 D 继承权
3.( )可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A 不可抗力使权利人无法行使权利 B 权利人死亡
C 义务人承认义务 D 义务人死亡
4.甲、乙、丙三人共同殴打丁,致丁财产损失900元。事后,甲、乙恐受制裁,逃亡 外地。在这种情况下,丁有权请求丙支付赔偿。( )
A 300元 B 450元 C 900元
5.甲向乙借款1000元,乙表示同意,双方约定乙分两次交付借款。一天后,甲如约取第一笔款项,但乙翻悔,拒绝交款。甲一气之下,起诉到法院,请求责令乙履行交付借款的义务。本案中,甲、乙间的借贷合同关系( )。
A 尚未成立,故甲应败诉 B 已经成立,故甲应胜诉
C 已部分成立,故甲的主张可部分得到满足
6.( )在民法上表现为债权关系。
A 财产支配关系 B 财产流转关系 C 财产继承关系
7.法人的出资人的有限责任,是指( )。
A. 法人出资人仅以其出资为限,对法人的债务承担民事责任。
B. 法人出资人在法人破产时,对法人的债务按出资比例承担民事责任。
C. 法人的出资人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对法人的债务承担民事责任。
8. 企业法人自( )之日起取得民事权利能力。
A 批准筹建 B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 C 实际开始经营活动
9. 甲公司业务员乙持甲公司介绍信到丙公司与该公司经理丁订立了一份购销合同。该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
A 甲公司与经理丁 B 甲公司与丙公司
C 乙与经理丁 D 乙与丙公司
10.甲企业驾驶人员乙在运货途中超速行驶,撞伤在公路上违章骑自行车的丙。其法律责任应由( )。
A 丙自行承担 B 乙和丙分担 C 甲企业和丙分担
二、简述题
1.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9分)
2. 法定代理权与委托代理权的主要区别。(11分)
三、案例题(10分)
甲为乙企业的合同工。1990年1月5日,乙指派甲持业务介绍信外出购买某种原材料。后来,经举报且已查实,甲多次与他人勾结盗窃乙仓库物资。乙于1990年2月3日解除与甲的劳动合同,并报请司法机关进行处理。2月6日,乙登报声明:甲与乙之间已不存在任何关系,其持有的介绍信作废。不想数日后,丙公司持甲以乙的名义与其订立的购销合同前来要求乙履行义务,该合同订立日期为1990年2月4日。乙以甲订立合同时已不是本单位职工为由否认该合同的效力,要丙找甲承担民事责任。丙即起诉要求法院责令乙履行合同义务。
请问:1、2月4日甲的代理权是否已经终止?(5分)
2、甲以乙的名义与丙所订合同是否成立、有效?(5分)
第三部分:刑法学业(共4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 刑法 2 意外事件 3 假释 4 追诉时效
二、简述题(每题9分,共18分)
1. 试论我国刑法上的正当防卫的条件。
2.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三、案例分析(10分)
被告人何某(男,1970年6月12日生)、钱某(男,1976年1月2日生,系聋哑人)是邻居。1994年1月1日晚,何某叫钱某与他一起去盗窃个体户喻家的财物。何撬门入室,安排钱在门外望风。何入室盗得现金2500元。回家后,何分赃500元给钱某。钱的父母知道此事后,便于次日晨带钱某去派出所投案自首。
试分析何某、钱某在这起共同盗窃案中的地位、作用,钱某具有哪些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入学法律试题(法律专业统考生用)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