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10
第八章 公共财政管理
第一节 公共财政管理概述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征
1.公共财政概念
公共财政,指的是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2.公共财政的特征
(1) 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
(2) 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3) 非市场营利性
(4) 法治性
二、公共财政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1.公共财政管理概念
公共财政管理是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
2,公共财政管理的内涵
(1) 公共财政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2) 公共财政管理贯穿包括计划(预算)、资源取得、分配、监督等环节在内的全过程
(3) 公共财政管理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
(4) 公共财政管理的技术是多元的
(5) 公共财政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履行
三、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
1.效率目标
2.公平目标
3.稳定目标
四、公共财政管理的地位
1.公共财政管理是对公共资源进行直接管理,这必然使其在政府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
2.西方的政治制度背景,使公共财政管理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重要舞台之一
3.公共财政管理是一个变动性很大的领域,这使它较其他领域具有更多的活力
4.近三四十年来,公共财政管理的每一次变革都成为公共管理重大变革的先导
第二节 公共预算管理
一、公共预算的概念和特点
1.公共预算的概念
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
2.公共预算的特点
(1) 计划性
(2) 透明性
(3) 全面性
(4) 法律权威性
(5) 政治程序性
二、公共预算的分类
1.按照不同的政府级别,公共预算可分为中央公共预算和地方公共预算
2.按照不同的编制形式,公共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3.按照不同的预算作用时间,公共预算可分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
4.按照不同的收支管理范围,公共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三、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
1.分项排列预算模式
2.规划一计划一预算模式
3.目标管理预算模式
4.零基预算模式
5.绩效预算模式
四、公共预算的过程
1.预算编制
(1) 预算编制的原则
(2) 预算编制的依据
(3) 预算编制程序
2.预算执行
(1) 预算执行的特点
(2) 预算执行环节
(3) 预算执行中的任务
3.决算
(1) 准备阶段
(2) 编制阶段
(3) 审查阶段
(4) 批准阶段
第三节 公共收入管理
一、税收管理
1.税收的概念和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方式。税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1) 强制性
(2) 无偿性
(3) 固定性
2.税收管理的要素
(1) 课税对象与税率
(2) 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
(3) 税收种类
3.税收管理的核心
(1) 公平征税
(2) 税收效率
(3) 全球性税制改革的主要特征
二、政府收费管理
1.政府收费的概念和特点
政府收费是指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规制某些经济行为而向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与税收不同,政府收费有以下三个特点:
(1) 直接有偿性
(2) 排他性
(3) 非规范性
2.政府收费的形式
(1) 使用者费
(2) 规费
3.政府收费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确定课税还是收费
(2) 如何有效收费
(3) 合理确定收费水平
(4) 防止乱收费
三、公债管理
1.公债的概念和特点
公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凭借其信用举借的债务的,是公共收入的又一
重要形式。公债具有三个特点:
(1) 自愿性
(2) 有偿性
(3) 灵活性
2.公债的种类
(1) 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2) 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
(3) 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4) 自由流通公债和非自由流通公债
3.公债的作用
(1) 增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
(2) 弥补赤字,维持政府收支平衡
(3) 为一定时期内的特定公共投资项目筹集资金
4.公债管理过程
(1) 公债设计
(2) 公债发行的方法
(3) 公债进入市场流通的途径
(4) 公债的偿还
第四节 公共支出管理
一、购买性支出管理
1.购买性支出的范围
(1) 投资性支出
(2) 教科文卫支出
(3)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2.政府采购管理
(1) 政府采购的概念和特点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
(2) 政府采购的主体
(3) 政府采购的模式
(4) 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
二、转移性支出管理
1.社会保障支出管理
(1) 社会保障支出的概念和特点
(2) 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2.财政补贴管理
(1) 财政补贴的概念及其存在的原因
(2) 财政补贴的内容
3.其他转移性支出管理
(1) 外援支出
(2) 债务支出
(3) 其他支出管理
第五节 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沿革
1.1950—1979:计划型财政管理阶段
2.1980—1998:计划型财政管理向公共财政管理过渡阶段
3.1999年以来:明确导向公共财政管理阶段
二、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2.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
3.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
4.公共支出管理亟须规范
5.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
三、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1.完善公共预算管理
2.加强公共收入管理
3.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
4.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
5.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
6.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运用
第九章 行政立法
第一节 行政立法概述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1.行政立法的含义
行政立法是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宪法、法律和有权机关的授权而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其主体是有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其依据是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其结果是行政机关所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其性质是既有立法性质又有行政性质的行政行为。
2.行政立法的特征
(1) 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质
(2) 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质
二、行政立法的种类
1.一般授权立法和特别授权立法
(1) 一般授权立法
(2) 特别授权立法
2.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1) 中央行政立法
(2) 地方行政立法
3.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自主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
(1) 执行性立法
(2) 补充性立法
(3) 自主性立法
(4) 试验性立法
三、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1.“积极行政”的需要
2.依法行政的需要
3.完善民主的需要
4.提高效率的需要
第二节 行政立法体制
一、行政立法体制概述
1.国务院立法(制定行政法规)
(1) 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行政法规
(2) 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行政法规
(3)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行政法规
2.国务院各部、委立法(制定部门规章)
3.地方行政机关立法(制定地方行政规章)
二、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
1.行政立法权限划分的含义
2.国家权力机关的行政立法权项
(1)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项
(2)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限
3.国务院的行政立法权限
4.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立法权限
(1) 依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2) 依据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而制定行政规章
(3) 跨部门立法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并与其他部门共同发布
5.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立法权限
(1)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立法权限
(2)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的行政立法权限
(3)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的行政立法权限
(4) 作为经济特区的市人民政府的行政立法权限
三、中西行政立法体制[比较
1.英、美、德、法、日五国行政立法体制概述
(1) 英国的委任立法体制
(2) 美国的委任立法体制
(3) 德国的委任立法体制
(4) 法国的委任立法体制
(5) 日本的行政立法体制
2.中西行政立法体制比较
(1)中西行政立法体制的共同点
(2)中西行政立法体制的差异点
第三节 行政立法的原则、程序和效力
一、行政立法的原则
1.依法立法原则
2.民主立法原则
3.实事求是原则
4.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二、行政立法的程序
1.编制立法规划
2.起草
3.征求意见
4.审查
5.通过
6.公布和备案
7.修改和废止
三、行政立法的效力
1.行政立法效力的概念
2.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
3.行政立法的适用范围
(1) 行政立法效力的时间范围 (2) 行政立法效力的空间范围 (3) 行政立法对人的效力
|